荀恩东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。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教育技术,重点方向为语言结构计算理论和国际中文智慧教育。发表4部学术专著和70余篇论文;主持开发的BCC语料库,是国内外最大的在线语料库;主持开发国际中文智慧教学平台;提出了中文语言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。带领团队揭榜工信部人工智能重大攻关任务,在专利、教育、中医等领域开展汉语语义理解落地应用工作。
闻亭,博士,教授,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,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。曾任教于东京外国语大学、纽约哥伦比亚大学,主要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。
李华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自2022年起一直参与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课程的建设与研究,主持“汉语综合课多模态智慧教学模式研究”项目。曾任教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及西密歇根大学。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、自然语言处理、国际中文智慧教学,先后发表过十余篇学术论文。
饶高琦,博士,副研究员,硕士研究生导师,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核心研发人员,中文句法错误诊断技术评测(CGED)主席,全国计算语言大会(CCL)领域主席、出版主席,全国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大会NLGIW评测主席,语言学公众号“汉语堂”主编。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语言学、语言规划、智慧教育和数字人文。
曹冲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,研究方向为语音学、语言资源建设。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项目两项,作为项目参与人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多项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。
刘易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智能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、国际中文智慧教育。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核心研发人员,参与教学系统融课件库构建工作,在读期间参与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。
王雨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智能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语言资源建设、智慧教育、国际中文教育。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核心研发人员,主要负责教学系统知识图谱的构建工作,在读期间参与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语料库建设、语言资源建设相关工作,在《语言文字应用》等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4篇论文。
张可芯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智能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、国际中文智慧教育。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核心研发人员,参与教学系统知识图谱构建工作,在读期间参与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语言资源建设工作。
范晓娟,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聚焦智慧汉语教学资源开发与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。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核心研发人员,在团队支持下主要负责基础语言资源的构建、多模态资源整合及系统测试与优化;语合中心志愿者,北语网络教育学院兼职教师,既是智慧教育系统设计的参与者,也是该模式下的教学实践者。
高镭铭,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数字人文、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、国际中文智慧教育。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实践课程助教,参与系统语言资源建设工作。